【第七次下西洋】宝船从龙江关出水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(1431年1月从龙江关(今南京下关)启航,返航后,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(1433年)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,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,宣德八年七月初六(1433年7月22日)返回南京。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。
郑和主要去了东南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,但是也曾远至中东和非洲。郑和在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间的28里七下西洋,历经明成祖、仁宗、宣宗三朝,极大地宣扬了明朝的国威。
据记载,郑和下西洋主要去的地方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,途中经过了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:占城国、爪哇国、三佛齐国、暹罗国、苏门答刺国、满刺加、南天竺、锡兰山国、古里国、柯枝国、忽鲁谟斯国、阿丹国、木骨都束国、卜刺哇国等等等等。郑和下西洋所到达最远的地方是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。
1、本姓马,小字三保,明云南人。成祖时为太监,赐姓郑,航海至南洋、印度、波斯、非洲东岸等处,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,宣扬威德, 助马来西亚建国,海外诸国争来朝贡。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,是明代初年的盛事。
2、三年后,郑和带着西洋各国的使者回到了中国,明成祖见这次远航这么成功,非常高兴。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,明成祖一次又一次地派郑和前往西洋各国。郑和前后出海7次,到过印度洋沿岸的三十多个国家,最远还曾到达过非洲。郑和七次下西洋,说明我国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。
3、年,明朝明成祖派遣郑和,这位来自云南的航海家,率领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踏上了西洋之旅。西洋在当时指的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沿海地区,船队由两万余人组成,其中包括士兵、水手,还有各级官员、技术人员、翻译和医生等各类人才。
4、永乐四年(一四0六年)六月,郑和第一次下西洋,顺风南下,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。爪哇古名?婆,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,为南洋要冲,人口稠密,物产丰富,商业发达。当时,这个国家的东王、西王正在打内战。东王战败,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。
这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发生的故事:郑和这次下西洋时,曾至锡兰山,其王“亚烈苦奈儿“侮慢不敬,欲加害于郑和,郑和发觉后离去。后来郑和回国途***去访问锡兰,他又发兵五万准备劫郑和船只。郑和临危不惧,率兵2000抄其后路,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头目。回国后,献俘于朝。
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、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,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,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、东非的友好关系。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,一直到1433年,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。
永乐四年(一四0六年)六月,郑和第一次下西洋,顺风南下,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。爪哇古名,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,为南洋要冲,人口稠密,物产丰富,商业发达。 当时,这个国家的东王、西王正在打内战。东王战败,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。
郑和下西洋的故事。郑和的航海壮举 郑和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,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,展示了明朝的国威与实力。从1405年至1433年,郑和带领的船队穿越马六甲海峡,横渡印度洋,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,开启了著名的远洋航海时代。航海背景与目标 明朝初期,国家强盛,郑和的航海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。
明朝永乐年间,郑和七下西洋,以其卓越的航海技术和国家实力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。郑和带领的庞大船队,总计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,从印尼的爪哇、苏门答腊,到东非的木骨都束,甚至可能到达了今天的澳大利亚。
关于西安***大寺,还有着一段***故事。明朝,当郑和准备率领庞大的远洋舰队再次下西洋时,虽使团人员近两万,却唯独缺少精通***语和锡兰语的翻译。于是郑和便千里迢迢,专程来到久已闻名的长安城***寺求贤选才。 经过认真考核、仔细挑选,他选中了寺院的掌教哈三,并且任命他为西洋使团的总翻译。
永乐四年(一四0六年)六月,郑和第一次下西洋,顺风南下,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。爪哇古名?婆,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,为南洋要冲,人口稠密,物产丰富,商业发达。当时,这个国家的东王、西王正在打内战。东王战败,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。
年(宣德六年 辛亥) 60岁 郑和偕王景弘、马欢、费信、巩珍等率船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。第一次:明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(公元1405—1407年)。
中国航海日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,自2005年起,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,并规定全国所有船舶鸣笛挂彩旗,系取郑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年7月11日。
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、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,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(1405年),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(1433年),共计七次。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,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(即明代所谓“西洋”),故名。
请写出郑和下西洋的有关资料郑和下西洋 郑和,世称三保太监,是十五世纪初叶的著名航海家。他在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间,共七次远航西洋。
明代故事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和明代杂剧《奉天命三保下西洋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。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、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,如麦哲伦、哥伦布、达伽玛等人,堪称是“大航海时代”的先驱,也是唯一的东方人。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。
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,下西洋的时间分别为:1405年6月、1407年10月13日、1409年10月、1413年11月、1417年6月、1421年3月3日、1430年。郑和下西洋的时间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、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,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,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。
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明朝初期,具体为1405年至1433年,共七次远航。郑和下西洋是明代的一项重大海上活动,由郑和率领的船队进行了七次的远洋航海。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背景 明朝初期,随着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,航海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,明朝决定进行远洋航海。
郑和下西洋时间:1405年—1433年。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、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,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(1405年),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(1433年),共计七次。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,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,故名。
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永乐三年(1405年)至宣德八年(1433年)的二十八年间,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。永乐四年(一四0六年)六月,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 1407年10月13日 。
关于虚拟现实郑和下西洋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、虚拟现实郑和下西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上一篇
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
下一篇
虚拟现实技术ar的第一成功应用是